健康科普

健康科普

【健康科普】 心衰患者冬季如何护“心”?

2023-12-15

冬季天气寒冷容易引起人体的血管收缩、痉挛、血液黏度增高,这一时节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。近年来,我国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增长,且呈现年轻化倾向。心力衰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如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瓣膜病、心律失常等,这些疾病长期不被控制,就会导致心功能衰退,最终导致心力衰竭。

心力衰竭的表现信号

一、呼吸困难、频繁咳嗽

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。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,休息后很快消失。随病情进展,逐渐出现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到呼吸困难,严重者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,以致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休息。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另一种表现,患者常在熟睡中憋醒,有窒息感,被迫坐起。病情轻的患者坐起后几分钟症状消失,严重的患者可持续不缓解,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和口唇紫绀。同时,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,部分血液在肺部停滞。血液通过血管壁进入肺泡,肺泡中进入液体后,会刺激呼吸道,出现反射性咳嗽。

二、下肢水肿

心脏功能下降可引起心脏排血量减少,导致体液潴留,从而出现浮肿。另外,肾血流量减少时也会出现水钠潴留,导致心力衰竭引起的浮肿,多见于右心衰。心衰引起的水肿多先见于身体低垂的部位,比如下肢,卧床患者常表现在腰、背及尾椎骨周围等部位,按压可出现凹陷,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。

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哪些

一、高血压

心脏收缩的阻力来自血压。血压越高,心脏向外排血的阻力越大。长期心脏超负荷运行和心功能减退会导致心力衰竭。高血压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。据统计,57%的心力衰竭患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。

二、饮酒

饮酒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和血压异常波动。长期饮酒会影响心脏结构,诱发以心脏增大、心脏泵血功能明显下降为特征的酒精性心脏病,最终导致心力衰竭。

三、饮水的习惯

对于心衰患者,一次饮入大量的水会加重心脏的负担,导致心脏功能衰竭。一天内饮水总量过多,也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。建议每天控制饮水量在1.5-2.0L之间为宜。

如何预防心力衰竭

一、降低血压,加强筛查预警

对于高血压患者,应坚持用药,持续控制血压。对于“三高”人群,为提高疾病筛查水平,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,以检查心脏结构是否发生变化,心跳功能是否下降。

二、避免过度劳累:有心脏疾患的病人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,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避免过度劳累。

三、积极治疗各种感染:尤其是呼吸道感染,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。因此日常应积极治疗原发病,预防感染。

四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坚持用药

心脏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。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心力衰竭患者来说,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。吸烟、酗酒、久坐不动、忽视锻炼等是需要摒弃的生活习惯。坚持药物治疗,根据患者症状变化和检查结果调整用药。

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温馨提示: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,保持平和、平静、乐观的心态,进补得当,运动适量,管理好自己的血压、血糖和血脂。此外,对于健康人群,也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,坚持运动,避免大吃大喝、熬夜。

资料整理:蒋紫芝

编辑:刘姿佑

审核:范  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