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分秒必争!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 ——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纪实

2025-04-25

“医生!我胸口像压了块石头……”4月21日上午,面色苍白的陈先生被紧急送入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。持续2小时的剧烈胸痛已让他浑身冷汗,左手不自主地揪住心口——这是典型的心肌梗死濒死感。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弓背样抬高,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!”诊断如同一道惊雷。这个48岁的壮年男子,此刻命悬一线。

当班医师全韬接诊病人后立即向科室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闻维汇报,“立即启动胸痛绿色通道!”闻维一边向家属快速交代病情,一边将患者直送导管室。同时联系科室主任、副主任医师舒更新参与抢救。

图片1.png 

12:45分,在手术室,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上演。在为患者铺巾消毒时,患者突发意识丧失,抽搐,心电监护显示室速室颤,闻维立即为患者持续胸外心脏按压,反复电除颤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,立即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,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迂曲,远段次全闭塞,可见大量血栓影。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!闻维、舒更新迅速为患者开通血管,术中患者反复出现心律失常及低血压,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能,成功植入支架2枚。术后送入心内科监护室进行后续治疗。

图片2.png 

次日查房时,陈先生胸痛症状明显缓解。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,他感慨道:“帮我捡回了一条命,真的太感谢你们了!”

这样的抢救场景,在心导管室24小时常亮的无影灯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没有影视剧里的超人,有的只是一群身披铅衣的“心脏卫士”,争分夺秒为患者抢回生机。

据心内科主任舒更新介绍,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患者约60万,但近半数因未能及时识别症状错过黄金救治期。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(怀化市鹤城区人民医院)特别提醒:“当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15分钟,尤其是伴随大汗、恶心时,要立即拨打120!”

针对救治误区,舒主任强调:“自行驾车就医等于赌博!平卧等待专业救援,立即嚼服300mg阿司匹林(无禁忌情况下),可显著提高生存率。”

作为怀化市胸痛中心认证单位,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(怀化市鹤城区人民医院)持续优化救治体系:实行“患者未到、信息先至”的院前预警机制;打造“绕行急诊、直达导管室”的绿色通道;心血管内科、急诊科、影像科建立“30分钟响应联盟”。

近三年数据显示,医院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-to-B时间(入院到血管开通)控制在平均65分钟,达国内先进水平。

【健康链接】心肌梗死的“报警信号”:

典型症状:胸部压榨性疼痛,如同“大象踩胸”,常放射至左肩、下颌。

隐匿表现:女性可能仅表现为呼吸困难,老年人易出现上腹痛、牙痛。

致命征兆:突发意识模糊、皮肤湿冷、脉搏细弱提示已发生心源性休克。

 

作者:龙凤美

审核:闻   维

编辑:刘姿佑

责编:范   艳

2025年4月2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