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15
近日,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(怀化市鹤城区人民医院)成功为一名75岁高危患者实施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,再次展现了该院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。
患者周爷爷因突发晕厥伴恶心呕吐8小时紧急入院,心电图显示“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”,心率仅27次/分钟(正常60—100次/分钟),随时可能发生心搏骤停。心血管内科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,科室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印冬梅及主治医生全韬在完善术前评估的同时,与家属充分沟通手术必要性。在取得家属理解后,印冬梅领衔的手术团队果断决策,为患者实施双腔起搏器植入术。
手术过程中,医疗团队采用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,先给患者植入保护性临时起搏电极,然后精准穿刺锁骨下静脉,在影像指导下成功将电极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。整个手术仅耗时90分钟,出血量不足10毫升,展现了“毫米级”的精准操作技艺。
术后次日查房,周爷爷已能自主活动,他握着医生的手感慨:“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!以前总担心心脏突然‘停摆’,现在有了起搏器,心里踏实多了,家人也不再提心吊胆。”
印冬梅介绍道:永久起搏器相当于为心脏安装了“智能节拍器”,不仅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,现代起搏器还具备频率应答、心脏再同步化等先进功能。心血管内科已建成集预防、治疗、康复于一体的完整诊疗体系,配备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、三维电生理导航等先进设备。医院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,手术成功率达100%,平均延长患者生存期12年以上。
【健康贴士】针对起搏器患者的日常护理,专家特别提示:
1.设备维护:起搏器电池寿命约8~10年,需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随访监测。
2.安全距离:避免近距离接触变压器等有较强磁场的设备,手机接听应使用对侧耳朵,部分起搏器不具备核磁兼容功能,需行磁共振检查前需明确自身起搏器是否有该功能。
3.生活指南:可正常使用家用电器,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安检时需主动出示植入卡。
4.运动建议:术后1月避免患侧上肢剧烈运动,可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。
作者:龙凤美
编辑:刘姿佑
审核:范 艳
审发:刘国林
2025年5月15日